建設美麗鄉村,繪就和諧畫卷。記者昨天獲悉,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縣“放榜”,海寧榜上有名。作為嘉興唯一入選該榜單的縣(市)區,海寧一舉成為全省美麗鄉村“示范生”。 全省“示范生”是何好模樣?迎著明媚春光,記者走進鄉村,試圖揭開這位“示范生”的秘訣。 這位全省美麗鄉村“示范生”顏值是高的。 路面干凈整齊,房屋錯落有致,一池池水碧綠,一棵棵垂柳,一行行菜畦……春日暖陽里,錢塘江岸邊的夾塘里,“高顏值”的梁家墩吸引著一波接一波的游人。這些游人或者在橋欄旁,或者在水車上,將一幀幀美景留在相機里。 看得見的綠水青山,留得住的鄉愁記憶,這里是心靈休憩的場所,也是如今海寧日漸美麗的鄉村的真實寫照。 曾經,海寧的鄉村“臟亂差”隨處可見。為找回鄉村之美,近年來,海寧市深入推進“千萬工程”,扎實開展垃圾革命、污水革命、廁所革命,持續打好治水治氣治廢等污染防治攻堅戰。在成功創建省美麗鄉村先進縣的基礎上,創新工作載體,2013年起,大力實施星級美麗鄉村創建,打造“全域美麗”的美麗鄉村升級版,170個行政村(農村社區)成功掛星,還創建了一批三星、五星的高顏值村莊。去年起,海寧市又啟動實施第二輪星級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,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星級美麗鄉村建設,持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。 此外,海寧還高標準推進平原綠化建設、扎實推進以優美庭院示范村、優美庭院示范戶創建為主要內容的優美庭院建設……一場播種綠色的“全民運動”在海寧全面鋪開,在創建星級美麗鄉村的大環境下,每個鄉村都經歷了一場顏值和氣質的逆襲。 這位全省美麗鄉村“示范生”實力是強的。 到長安花卉小鎮賞花,在云龍村探尋蠶俗文化,體驗胡斗村農家樂趣,采摘錢江村的水果……不知從何時開始,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農村“富”了。 尖山新區(黃灣鎮)錢江村在星級美麗鄉村創建中,形成了以柑桔等水果采摘和休閑養生為一體的“冷冰塢慢谷”,為村民的經濟來源拓寬渠道;周王廟云龍村蠶桑文化開始賦予全村新的經濟形態,鄉村旅游成為云龍村傳承蠶俗記憶的一種特殊方式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海寧人把“美麗”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,護美綠水青山、做大金山銀山。 2016年,海寧對果園飄香富農路、桑田綠韻宜居路、農耕文化體驗帶等3條市級精品線路和老01省道進行了重點建設。2017年,繼續打造提升風景線上的精品特色村點,同時又啟動西部“花海布藝小康路”規劃建設。去年4月,我市“農耕文化體驗帶”作為首批優質項目,全面入駐攜程網。 “互聯網+鄉村游”激活了“美麗經濟”,更為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帶來了更廣闊的前景。 這位全省美麗鄉村“示范生”內涵是美的。 如今的鄉村,不僅村內道路整潔、綠化豐富、環境優美,而且鄉風淳樸、家庭和睦,猶如“世外桃源”。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,近年來,我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,大力構建“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”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深化農村治理,勁吹文明新風。 許村鎮南聯村告別以往“宣教”方式,通過鄉風文明“紅黑榜”這樣的方式評議村民,讓村民自己管自己的主動性更強了;鹽官鎮桃園村積極探索推進法治、德治、自治相結合的“三治”建設,實現了連續10年群眾“零上訪”;馬橋街道新塘村首創的美麗鄉村“柴磚銀行”,吸引上海理工大學師生蹲點研究,總結成鄉村現代化治理的新經驗。 同時,海寧市強化移風易俗,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。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范組、最美小菜園以及美麗鄉村最美熱心人等評選活動,引導村民自覺做好房前屋后潔化、綠化、美化。 一水護田將綠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。在鄉村大地這幅畫卷上,海寧這位“示范生”已經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如今,一個個生態美、發展美、生活美的鄉村猶如一顆顆珍珠般閃閃發光。這樣的鄉村,未來會越來越多。這樣的美,值得每一個海寧人守護。 數說美麗鄉村 累計投入2.8億元,重點對4條市級精品線進行了景觀化、特色化、個性化提升建設。 海寧市各鎮因地制宜規劃建設20多條鎮級美麗風景線。 積極開展景區村莊建設,32個村成功創建省A級景區村莊,新倉村、云龍村、胡斗村和尖山村4個村榮獲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(示范村)。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示范鎮建設,成功創建丁橋鎮、黃灣鎮、周王廟鎮和袁花鎮4個省美麗鄉村示范鎮。 積極開展特色精品建設,打造了20多個美麗鄉村精品村,12個村獲得省特色精品村稱號。 截至去年底,累計創建省森林城鎮7個,省級森林村莊21個,省級綠化示范村31個,嘉興市級綠化示范村106個。 海寧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實現規范化治理全覆蓋,受益農戶達到9.5萬戶。 海寧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%,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%。 170個村成功創建星級美麗鄉村,基本實現全覆蓋,高標準建成三星級美麗鄉村27個,五星級美麗鄉村10個。 |